買基金如何控制倉位?買基金倉位控制技巧
2020-09-14 09:52 南方財富網(wǎng)
什么是好倉位?倉位是指投資人實有投資和實際投資基金的比例。在確定了自己的投資額度和選擇好基金之后,下一步就是要購買基金,第一次購買基金的方式和金額就叫建設(shè)倉位(簡稱建倉)。
舉個栗子:你有1萬用于投資,現(xiàn)在用了5千元買基金,你的倉位是50%。
有了倉位我們就可以享受基金帶給我們的收益,當然倉位越重,風(fēng)險和收益也同樣增大。
如果你把1萬元全買了基金,這就是“滿倉”。如果你全部贖回基金,就是“空倉”。
這里要詳細解釋一下倉位,關(guān)于倉位每個人都有點自己的小理解偏差,但總體是一致的。
第一次買入叫建倉,也叫底倉,浮盈時買入叫加倉,浮虧時買入叫補倉,賣掉已有的一支,同等金額買入另一支新基叫平倉,不買不賣叫持倉,總金額不變,更換基金之間的比例叫調(diào)倉,如果資金不再平均分配,有一支基金買入超過其他基金,叫重倉。
那什么是好倉位呢?一個模糊的標準是:不管上漲或者下跌都很舒服的倉位就是好倉位。
很多朋友會說了,我最近感覺很不好。有沒有更具體的標準?關(guān)于建倉倉位有一個簡單的標準:
上證指數(shù)3000點,建倉50%,每低100點加10%倉位。
比如2500點時,可以100%倉位。反過來每高100點減10%倉位。
目前在3200點~3300點,算下來可以建20%~30%倉位。
3500點以上的話,我的風(fēng)格就是先觀望暫不建倉了。
投資是一件很個性化的事情,這個倉位標準是根據(jù)我自己的風(fēng)險承受能力制定的,各位請根據(jù)自己實際情況來判斷。
如果當時看了不理解的,我想9月以來的連續(xù)下跌,應(yīng)該讓大家對倉位有了更深刻的體會。
建倉方式
建倉方式簡單說就兩種,一次性買入和分批買入。
1、一次性買入
買入時機:震蕩市、熊市見底或牛市處于主升階段;
劣勢:趨勢判斷錯誤導(dǎo)致熊市繼續(xù)下跌,或牛市進入回踩、調(diào)整、區(qū)間震蕩階段,糾偏成本較大;
短期最大的浮虧比例:20%或更大;
優(yōu)勢:趨勢判斷正確,成本比分階段買入小很多。
2、分批買入
買入時機:震蕩市、熊市見底或牛市處于區(qū)間震蕩;
劣勢:趨勢判斷錯誤,成本比一次性買入更高;
短期最大的浮虧比例:如果是翻倍買入,或超倍買入,即便下跌趨勢也能在滿倉前將浮虧任意控制;
優(yōu)勢:一次性投入較少,資金流動性高,如果趨勢判斷錯誤糾偏成本較低,分批次數(shù)較多時可以很好的控制浮虧,容易短期解套。
該如何控制好倉位?
1、大盤點位定倉位
一般而言,大盤如果處于市場低位,上漲空間巨大,可以重倉持有。如果漲幅過大、處于相對高位震蕩階段,可以保持半倉倉位。如果大盤開始調(diào)整向下,則可以降低到一兩成的倉位。低點重倉、中點半倉、高點輕倉是基金投資的關(guān)鍵參考指標。
2、基金凈值的階段增長率定倉位
在當前震蕩行情中,基民可以在看好的主題基金中,選擇漲幅相對偏小、凈值增長率偏低的主題基金布局,規(guī)避大幅上漲的主題基金面臨的中期調(diào)整風(fēng)險。
3、根據(jù)投資偏好來控制倉位
對于短期投資者而言,由于調(diào)倉頻繁,倉位可以比較高。但對于長期基金投資者而言,做好中長期的倉位控制將更為重要。投資者可以根據(jù)自己投資偏好和操作風(fēng)格來確定倉位變化。